(柳北区教研室韦云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知识梳理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目的:唐朝时期,日本为了学习中国的__________,派遣使节到中国。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3)影响: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________、典籍、书法艺术、________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1)东渡: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754年,第6次东渡成功。
(2)贡献:在日本传授__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3)评价: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_______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
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
(1)高僧___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2)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1)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____史的珍贵文献。
知识归纳与拓展
1. 唐朝的对外交往
国家 | 表现 |
与日本 | 遣唐使,有 |
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制度、文字和建筑艺术等 | |
鉴真6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 |
与新罗 |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
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 | |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科技成就;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 |
与天竺 | 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唐朝外交兴盛的原因
(1)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盛。
(3)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4)唐朝先进的文化,对外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5)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3.唐朝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4.易错易混
(1)唐朝实行的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3)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反映的是唐蕃的民族关系;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天竺的史实反映的是唐朝对外交往。
基础过关训练
1.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靠遣唐使进行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日本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军事改革
2.下面是小强搜集到的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研究的历史课题是( )
A.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B.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关系
C.唐朝与东罗马友好关系的发展 D.唐朝与天竺的友好交流
3.[2018·北海市海城区期末] 6次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崔致远 D.玄奘
4.唐朝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阿倍仲麻吕 B.天竺 C.日本 D.新罗
5.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促使民族交融
6.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它是( )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唐本草》 D.《千金方》
7.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下列应该出现在此剧中的情境有( )
①日本遣唐使觐见唐朝皇帝 ②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③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 ④玄奘回国后与唐太宗讲述路上的见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能力提高训练
1.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
A.遣唐使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唐招提寺
2.[2019·北京]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右图),横批应为( )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鉴
3.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 )
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唐朝鼓励海外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 历经艰险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传。沥尽心血成典籍,佛学史学共珍藏。
(1)材料一诗中“航东海”指的是什么?(1分)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2分)
(2)玄奘西行后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著作是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价值?(3分)
(3)你从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得到了哪些启发?(2分)
详解详析
知识梳理
一 1.(1)先进文化 (2)制度 文字 建筑
2.佛经 唐招提寺
二 1.留学生 2.首位 3.政治制度 科举制 医学 音乐
三 1.贞观
2.(1)玄奘 (2)那烂陀寺
3.(1)佛教 (2)大唐西域记 中外交流
基础过关训练
1.C 2.A 3.B 4.D
5.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图片所示人物是唐朝高僧玄奘,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6.A 7. D
8.C [解析] 题文材料中的“西行”是指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故选C。
能力提高训练
1.B
2.D[解析]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都在传播交流佛法的过程中加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D。
3.[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均为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故选D。
4.(1)鉴真东渡日本。(1分)表明了传播到日本的唐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2)《大唐西域记》。(1分)这部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1分)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1分)
(3)看到了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和潜心钻研的精神。(答出一点即可,1分)在学习中要坚持不懈、不畏困难、要勤于钻研。(答出一点即可,1分)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