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梳理
一、隋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________为都城,杨坚就是 帝。
2.统一: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 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巩固
(1)措施:①经济上,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政治上,加强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________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及人物:从605年起,________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概况
4.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立
(1)初步建立:________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正式确立: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影响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________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
(2)科举制成为历朝____________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 的残暴统治,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归纳与拓展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
(1)客观条件:经历了长年的战乱、分裂,人民渴望统一;魏晋南北朝后期,各民族共同生活,互相融合,南北统一条件成熟;北方农业的恢复,南方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主观条件:隋文帝雄才大略,励精图治;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2.隋朝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
(1)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隋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以后各朝所沿用:如科举制。
(3)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隋朝和秦朝虽然短暂,但都是我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朝代,它们有诸多相似之处:
(1)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
(2)都进行制度创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隋朝的科举制。
(3)都修建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如秦朝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4)都因为统治者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大起义,都是二世而亡。
(5)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而出现繁荣局面。
4.易错易混
(1)科举制度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而不是隋文帝建立考试制度。
(2)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而不是长安。
基础过关训练
1.[2019·四川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2018·玉林市玉州区期末]《资治通鉴》评价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
A.重视农业 B.崇尚节俭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方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②巩固西南边防 ③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④巩固隋朝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2019·柳州五城区联考]“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下令修建诗中“河”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5.[2018·南宁天桃实验学校期中]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6.[2019·江苏淮安洪泽区学科模拟测试]这一制度中国推进了近一千多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科举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世袭制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②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③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④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篡夺政权
能力提高训练
1.[2019·山东临沂]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2.隋朝统一全国后,经济繁荣的典型表现是( )
A.隋朝官仓储粮多 B.造船技术水平高
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D.开凿大运河
3.[2019·江苏苏州]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三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根据材料一可知,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不断,是隋朝结束了这种局面。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哪位皇帝?(1分)589年,隋灭陈的意义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1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这一中心到涿郡、江都分别要经过哪几条渠道?(3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大运河开通的重要作用。(1分)
详解详析
知识梳理
一 1.长安 隋文 2.589年 3.统一多民族国家 4.(1)中央集权 (2)人口数量
二 1.南北交通 2.隋炀帝 3.涿郡 余杭 洛阳 2700
三 1.(1)隋文帝 (2)进士科 2.(1)选官 教育 (2)选拔官吏
基础过关训练
1.B
2.B [解析]由题干材料“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可知隋文帝崇尚节俭。隋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崇尚节俭,国家呈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故选B。
3.D 4. B
5.C[解析] 扬州旧时称江都,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江都,要经过大运河的①通济渠和③邗沟。故选C。
6.A[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科举制度的相关史实。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禅让制是远古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第为标准选拔官吏的制度;世袭制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传位的一种方式,故排除BCD项。故选A。
7.D 8.B
能力提高训练
1. A[解析]本题考查隋朝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故选A。
2.A[解析]隋文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其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故选A。
3.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科举制从隋朝创立开始到清末废除,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故选C。
4.(1)隋文帝。(1分)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1分)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1分)
(2)洛阳。(1分)到涿郡经过永济渠;(1分)到江都依次经过通济渠、邗沟。(2分)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1分)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